新闻动态

2000年以前建成小区纳入改造,惠民生、促发展丨九派时评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1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71

文/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

近日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,要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,因地制宜实施改造,并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。这一表态直接关乎民生福祉,引发强烈关注。

老旧小区改造能够提升大众幸福感。数据显示,我国城市中约有20.6%的住宅为老旧住宅,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有22万个,涉及居民近3900万户,面积约87.6亿平方米。基础设施老化、功能配套不全、居住环境较差,是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。由于建设年代早,规划相对落后,小区内停车位严重不足,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和休闲健身设施,难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。将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,扩大了城市更新改造范围,加大了城市更新改造力度,直面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痛点,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。

老旧小区改造是消除城市安全隐患的迫切需求。‌老旧小区的房屋大多采用早期的建筑工艺与材料,随着时间推移,墙体开裂、屋面漏水、楼梯扶手松动等现象屡见不鲜。同时,电气线路老化严重,私拉乱接情况普遍,极易引发火灾事故;老化的燃气管道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有一定威胁。将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范围,实施建筑结构加固、水电燃气管道更新等改造,能够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,打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,筑牢城市安全底线。

展开剩余50%

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了城市更新升级。老旧小区大多位于城市核心区域,地理位置优越,但建筑外观陈旧、功能单一,与城市现代化形象不符。通过改造,更新小区外立面、优化空间布局、增加商业文化等功能,可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,让城市更加美观、宜居,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。以苏州32号街坊为例,其保留了江南巷陌肌理,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。类似范例说明,老旧小区改造有序得当,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,更是文化基因的延续。

老旧小区改造也是激活内需大市场的强大引擎。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多个产业领域,具有乘数效应。既能激活建筑材料采购、施工设备租赁、室内外装修装饰、电梯制造业等多个产业链,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,还能激发居民消费意愿,带动家电、家具、智能安防等领域的消费升级,进一步释放内需市场活力。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能拉动政府投资,还能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,推动城市建设投资多元化,形成经济发展良性循环。

将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,是惠民生、促发展的重要举措。而好事要能办好,固然需要加大资金投入、完善政策支持,也需要调动居民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。

“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”,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,因此很有必要。居民最了解自身需求,在改造过程中让居民深度参与讨论决策,既能确保改造方案精准对接实际需求,避免资源浪费,又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。期待通过高质量的老旧小区改造,让城市空间变得更加宜居宜业,让居民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好。
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

发布于:湖北省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万盛国际时时彩网页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Powered by365建站